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

帶近視眼鏡騎公路車

從花蓮回來已經2個星期,都沒有騎上"太危險"。星期日早上出門繞一繞吧 !
出了巷子口,踏了幾下踏板.....坐墊好硬又好高,奇怪,沒有調過設定呀!
再踩了幾下,感覺還是不對,踩踏感覺很不順利,轉速也帶不起來。
原本打算去衝快一點去鯉魚潭,逆風加上踩得不順讓我打消了念頭....鐵占山爬個幾趟就好。

到鐵占山的路上騎得真是慢....時速只有25km/h,路上碰到的kiness車隊,我沒想跟上,一個人慢慢的騎, 一整個就是懶。

鐵占山第一趟,還算好,39-23的齒比重了點,到劍井時要起來抽幾下車。
"太危險" 坐墊手把高低差有8公分,落差大了點,適合短程衝刺,爬坡、下坡、長途騎乘並不適合。
到坡頂後下滑,握著下把,2公里的下坡要滑一下子。頭抬得很高,還沒滑到山下脖子就痠痛了。
第二趟再上去還好,但是下坡時頭已經抬不起來了,眼睛沒辦法透過近視眼鏡看路,眼睛閃過近視眼鏡往上看,在視線一片模糊下滑下山。

我這副近視眼鏡是焦點是中間偏下,坐辦公桌看腦螢幕時很適合,平時開車走路也還可以,但是騎公路車就不行了,偏下的焦點需要把頭抬得更高。

爬了二趟鐵占山就收工回家了。
順風....時速還是沒超過30km/h......下次還是不要偷懶,隱形眼鏡還是乖乖戴上吧 !

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

第四天,花蓮市閒逛,想要舒適的旅行就不要選擇騎腳踏車

昨天直接殺回花蓮市,今天就閒了 !
睡到自然醒也才六點多,收拾行李後還看了一下晨間新聞。杜拜的消息炒得沸沸揚揚,週五大跌,可是美股似乎跌得不深。

雖然有睡飽,但是雙腿沉重,頭有點重,昨日吹了一整天的海風......
8點出門,先去火車站換車票,原本下午四點多的班次改成中午1點。
早上就來個市區之旅吧 !吃早餐先,美食節目來花蓮必定採訪的名店 "鋼管紅茶"。


我點了紅茶、小西點、花生湯、三明治,這都是美食主持人推薦的菜單。
味道如何 ? 恩,跟我家巷口那家早餐店差不多,但特地來花蓮吃的汗水替美味加了一些分數。
Corey我忍你很久了,這次你吃的這家店可是人人都說好吃的老店,這可不是三義麵館,容不得你在這裡瞎說 !


吃完早餐,沒事可以做了,沒有目標,也失去方向。
去自行車道逛逛吧 ! 消耗一些熱量,等會再去吃東西。


我們從自行車道南端往北騎,途中會經過港口及砂石場,自行車道有獨立車道避開一輛輛的砂石車。爬上垃圾掩埋場、穿越正在射擊中的靶場後來到七星潭南端。

七星潭....沒有潭,也看不到七星。這裡是一個海灣。
路上差點迷路,剛好跟著一位大叔才騎到這裡。


有點意興闌珊,回市區後去吃了第三家扁食 "戴記扁食",滋味還不錯。
繞去吃炸蛋蔥油餅....下午一點才開始賣,可惜了! 電視上號角翔起兩人可是吃得津津有味哩!
去火車站時因為迷路,意外的吃了隧道肉圓及豆花。花蓮這個小城市,幾乎每一家小吃店都是名店,美食節目再繼續做下去,我家巷口那家早餐店也會上榜了!

到火車站行李房領了攜車袋,裝好車後坐在貨運辦公室門口等車發呆時,遇到兩位騎腳踏車環島的年輕人,他們要坐火車到宜蘭,避開北宜這危險路段。
聊了一些旅行的見聞、路況的好壞、東北季風的強勁......



在火車上回想這幾天來的旅程,記得的不是路有彎、坡有多陡、風有多大......想到的是一個人從新竹來旅行的女生、收集倒地鈴的社工、友人在家的小家長、水彩畫的發呆綠、縱管處的補給小姐、報我走小路去火車站的肉圓店面惡心善老闆。

阿琦星期五早上時有打電話來關心,我聽得出來你很想來,沒關係,你快要自由了。
大頭(不是水彩畫發呆綠,是五金行大頭)也有電話捎來,謝謝關心,請你在家騎訓練台時,試著把電風扇開到最強,或許這樣也可以感受到迎著東北季風騎乘的快感。

"不去會死"這本書中有寫道 : 若想要舒適的旅行就不要選擇騎腳踏車 (大概是這樣寫)
若第三天在海岸線走台30穿越海岸山脈到瑞穗住一晚,第三天及第四天就會有不同的故事,會少了夜騎濱海公路及閒逛花蓮市的經歷,不知道會多出什麼奇怪、有趣、甚至荒謬的故事。
沒有遺憾,覺得少了什麼就下次再來吧!

火車上,肚子餓了。
經過福隆站時月台有賣便當.....因為我們坐12節(最後一節)車廂,看到賣便當的時候火車已經開動了。剛好列車長來查票,問列車長時還被笑說是外地人,他叫我們到瑞芳再看看有沒有。火車上好冷,我們衣物又單薄,只有短T加薄風衣,沒有熱量覺得更冷。

大任一到站就衝下去,可惜今天沒出來賣......等到台北站時火車便當才補給上車,列車長一廣播,大任馬上起身往前面車廂走去.....一直走到第三節才買到,若沒有這樣是吃不到便當的。這一路上受大任不少照顧,旅程最後一餐也是由他打點,感謝,我們下次在一起出去旅行吧 !


相簿裡的照片是我跟大任拍的,3:2 比例的相片是大任的相機,我的爛相機是4:3 比例。今天照片拍的比較少 : 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OH8048/mgrdiI#
路線 :

單車路徑 354815 - powered by Bikemap

第三天,台11,逆風夜騎濱海公路

昨夜在部落裡聽著貓咪大合唱的催眠曲中睡得很不安穩,5點就起來整理行李,6點就出門了。

原本計畫要在瑞穗停一個晚上,昨晚改變行程打算走台11直達花蓮市。
出了台東市後接海岸公路,沿路的景色是一條蜿蜒的公路,左邊是海岸山脈,右邊是太平洋。
原以為是平路,但卻在海邊爬上爬下,雖然爬升都不高,也不長,但次數多了就不怎麼愉快了。


逆風,無止盡的逆風。
阿琦有說過 : 上坡總有盡頭,逆風卻無止盡。(大概是這個意思)
時速只有17KM/H,好不容易才騎到都蘭,旅程才四分之一,時間已經用了3個小時。


我買了一個都蘭國小書包,把家當塞進去,一路背去花蓮。

大浪拍打海岸,從新開的道路往海岸可以看到舊路。地球生態的轉變也侵蝕著花蓮公路,岸邊的消波塊也只能暫時減緩毀滅。


台11線一路上有好幾個帶狀的村莊,幾棟房子就形成一個聚落,補給沒有問題。
此次行程我們沒買過包裝飲用水,路上都是在派出所補水,也算減少一些汙染浪費。


經過成功鎮後有個漁港,漁船頭有兩支魚叉用來叉旗魚。
經費有限,沒能吃盤旗魚生魚片....可惜。


平均17KM/H這種速度,要11小時才能騎到花蓮,下午5:30天黑前是無法到達花蓮市。
要有夜騎的準備....在都蘭買書包時就已經有這樣的心裡準備了!

海岸公路不是平路,距離花蓮市還有50公里時還要翻過海岸山脈,此時已經接近下午五點,天色漸暗,要是在黑漆漆的山上下坡可就糟糕了! 黑夜來得好快,所幸順利脫離山區進入有路燈的海岸公路段。

黑暗中,路燈像海岸邊的一條燈龍,沒什麼車,海浪聲轟轟刷刷的.....很吵。
屁股越來越痛,我想接觸面應該已經破皮流血了。

慢慢騎還是會到的.....七點多到達花蓮市,吃了第二家扁食 (忘了叫什麼,並不好吃)
今晚還是去住第一天住的民宿,乾淨的床,躺下來的感覺真好。

路徑 :

單車路徑
354813 - powered by Bikemap


第二天,193縣道,天使日


昨日的奔波及酒精的作用,一夜好眠,6點起床,7點左右出門。
今日的計畫是走193縣道到台東縣境內後接台9線道到台東市,但最後是在利嘉部落過夜。

路線 :


單車路徑
349833 - powered by Bikemap

進入193縣道,騎腳踏車的人很多,大的小的都有。


原來今天有花東縱谷100K 、200K的活動。
沿路上都有工作人員指揮,碰到危險路段也有人在前面提醒,支援摩托車則是來回穿梭。

193縣道沿著秀姑巒溪谷起起伏伏,沿路沒有紅綠燈,彎延的小路上上下下,爬了好多小坡。
左邊是海岸山脈,右邊是溪流,在過去是中央山脈。花東縱谷寬度很窄,大概沒幾公里。

我們跟著車流,來到100K活動的折返點,是一個部落的託售中心。
村民做好的工藝品就放在這裡販售,大家一起賣,有專人管理。


193縣道進入玉里後平順多了,少了上下爬坡,速度也快多了!
路上騎腳踏車的人突然不見了,只有零星1~2個。

到了玉里,200K活動的補給站工作人員把我們攔下來,"來來來,補水吃香蕉! "
我們不是,沒有參加活動。
沒關係,後面沒有人了,吃吧! 有餐包、香蕉、橘子、裝個水吧 !


縱谷管理理處的員工擔任補給站的工作,熱情的招呼我們。
對騎到正肚子餓的我們來說,他們就跟天使一樣。

因為在縱谷中風勢較小,我想要轉到海線台11享受一下東北季風。
吃著香蕉詢問天使若此時要轉到海岸線要怎麼走 ? 天使們建議往前轉台30線。

到了瑞穗200K第二個補給站,我們又被天使攔下來,吃了香蕉、還外帶了4個餐包。
對於台30線,天使們給了不同的建議,有點難度,我們打消走台30穿越海岸山脈的想法,轉台9線往台東前進。

路上驚鴻一瞥 網路上流傳的"倒地鈴"民宿,不知道為什麼叫 "倒地鈴" ?
精神有點不濟,左邊有全家便利商店,路邊待轉進去喝杯買一送一的伯朗咖啡吧!

路邊有一群小朋友騎著腳踏車,每個人都穿著 "就飛吧" 的綠色長T。
微笑打聲招呼 : Hello !

很巧,小朋友們在蒐集倒地鈴的種子。
原來路邊地上爬的藤蔓植物就是倒地鈴,乾掉的種子是黑色的,中間有一個白色的"心"型圖案。


小朋友是由長老教會的社工帶出來練習騎車,準備寒假要去環島。他們暑假時去環島時碰到颱風未能完成,暑假要再去挑戰一次。

跟社工聊了一下,問問看台東有無推薦的住宿點。剛好她朋友開民宿,電話聯絡後就決定去住吧!
世間的事有很多巧合,一件事關聯著另一件事,套句話就叫做 "緣份"

到民宿的路上有點像情報工作....到了XXX路口後打電話聯絡,到了之後又指示到下一個地點。
在天黑之前到達利嘉部落的"友人在家"民宿。引導我們的是小家長 "小官" 。

有看過 "YES Man"這部電影嗎 ? 金凱瑞對任何機會都要說 "YES"

大概就是這樣,我們接受小官媽媽的邀請吃了一頓由小官主廚的素食大餐。認識了插畫家大頭,欣賞了她兩本畫冊,一起在院子長椅上看著全部都被烏雲遮蔽的星星,體驗了幾個小時的藝術家生活。



這世界上有很多不一樣的人事,說 "YES" 就會遇到很多天使 !



第一天,太魯閣,好運氣!


依計畫搭上6點多的自強號開往花蓮。
自行車放置在12車廂,這一節是餐車,但是沒有營業了。到桃園時大約七點多,月台上站滿了人,擠滿了整個車廂,好多人搭火車到台北上班。



過了台北後車上就變得空多了,10點多肚子就餓了,列車長廣播開始賣便當,我等不及餐車來,就往車頭走,從12節車廂走到第四節才買到便當。

這張照片把我的禿頭給拍了出來......
別人家的照片是"把心遺忘在愛琴海",我則是頭髮掉在地中海。

火車便當好久沒吃了....排骨很好吃。
吃完便當,過了一會餐車才到12節車廂,便當也只剩2個,若是運氣不好,可能買不到。


幸運的,這班車臨時增停新城站,我們決定在新城下車,這樣可以少騎10多公里。
下車組好車後,將攜車袋、長褲等暫時用不到的行李用火車托運到花蓮站,最後一天星期一時再去領。

從新城出發,沒幾公里就進入中部橫貫公路。
這公路,我讀書時參加救國團中橫綜走時有步行過,騎摩托車也有穿越過,這一次是騎腳腳踏車,目的地是天祥。坡不陡,很快就來到燕子口。這四天來,最壯觀的就是燕子口,中橫值得坐5個小時的火車來參觀。



車輛不算多,但也不少,靠邊騎安全些。
騎腳踏車的速度可以沿路欣賞風景,公路開在峽谷岩壁上,底下是溪流,往上看則是陡峭的山壁。一路上還有長春祠也很不錯,但可惜沒能下去走步道。
九曲洞已經封閉為步道,新闢的隧道取代原先的道路。

年輕時能夠走過、騎過.....還真是幸運,現在新舊中橫留在我的記憶裡了!

逛完中橫後走193縣道,經過七星潭到花蓮市。途中經過一個小漁港,漁人正在補網。
這裡的海看起來比較藍,天空也是。
時間還早,坐在海邊放空.......



路上經過啤酒廠進去喝一杯手工啤酒,新鮮就是好喝.....帶著一點微醺的感覺往市區騎去,盤算著晚上要住哪。

遇到一個女生騎淑女車,看起來剛下班要回家,剛好有一台軍用卡車經過,阿兵哥跟她打招呼時她還揮手回應,這女生應該很和善。

我慢下來去問她 : 小姐,請問哪裡有民宿 ?
小姐 : 我不是當地人,我從新竹來的。
ㄟ! 那你為什麼要假裝成當地人 ?

原來她已經在花蓮住了2天,今天騎民宿的腳踏車出來買名產。小姐拿出了她蒐集的地圖,跟我們指了一個方向,還將這地圖送給我們。

在這時出現幫助神智不清的我們,對於我們來說,她就跟天使一樣。跟著天使騎了一段路,哈拉了一些旅途見聞後揮揮手告別,我們也很順利的找到一間很乾淨的民宿。

晚餐去市區吃扁食,第一家 "液香扁食"。
花蓮的扁食跟水餃差不多大....滿滿一碗,料好實在。

現在的季節5:30天就黑了,回到民宿天已經全黑。
買了一小瓶威士忌及花生米....天南地北的聊天,旅程剛開始,第一天很順利,也很幸運!

更多照片看這裡 : 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OH8048/acnwD#

路線 :


單車路徑
349831 - powered by Bikemap

BikeMap 顯示爬升3840公尺 ? 這應該有問題,騎起來還算輕鬆,不太可能爬那麼高。
里程數則差不多,相當準確。

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

隨著車子前進,風景也慢慢在霧中揭露

上週六在霧中騎上130縣道高點聖衡宮,慢慢踩著踏板的感覺很好,讓人想再體驗一次。今天約大任一起去。上次跟Oracle、阿琦一起來,Oracle一進入130縣道就噴出去,好心的阿琦陪著我慢慢踩,大概是感受到阿琦的善解人意,這段上坡路爬起來特別有feel。

北風強勁,時速只有17~20km/h。到大安溪橋前右轉走河堤便道,有河堤擋北風應該會好一點吧 ! 但路況很差....途中因為修路要繞碎石路。實在受不了逆風了,就像是在爬長坡。

騎了很久才騎到130線道,愈往上霧愈濃。
youtube上有段藍斯阿姆斯壯2001年練車的影片,他穿著藍色風衣踩著踏板爬上濃霧中的Alpe D'Huez,霧中騎車感覺真的不錯,過往了車輛很少,山林很安靜,隨著車子的前進,路上的風景也慢慢在霧中揭露。


濃到白茫茫一片,能見度只有10公尺。
在大霧中騎車有種爬高山的錯覺。路上沒幾台腳踏車,大概是氣溫低的緣故。但這種18~20度的氣溫很適合騎車,不會熱到發昏,運動時也不會覺得冷。
現在是第二適合騎車的季節,春天當然是最好,但卻短暫。台灣的冬天若沒有寒流,氣溫都有15度以上,短車褲、短車衣再套上一件薄風衣,在丘陵地區就可以應付氣溫的變化。沒出來騎車的朋友恐怕錯過了這美好的季節。

輕鬆的騎回清水,92公里的路程騎了5個小時。
速度真的很慢,回程順風也沒什麼踩,靠著北風推回清水。

跟著大任到他老家,厚臉皮的吃了伯母煮的一盤水餃及海菜湯.....謝謝招待。
伯母客氣的問了一句"要不要吃水餃?" 大概沒想到Corey會大聲應好吧! 沾了大任做兒子的光,一大盤水餃都吃完了,還灌了一瓶啤酒!吃飽喝足,拍拍屁股走人.....哈! おもてなし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! 謝謝。

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點滑鼠左鍵餵魚吃飼料



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阿琦列車--鯉魚潭P字道


單車路徑 336776 - powered by Bikemap

說是P字,其實比較像一個心型的氣球。

今天的氣溫較低,北風也大。一路上大多是阿琦在前領騎,掛著Corey、Oracle兩節車廂。
二個多月沒有爬坡,39大盤掛上26飛輪要上聖衡宮還有點擔心,所幸慢慢的龜上去,還不是太痛苦。這驗證了網路傳言 "騎平路及丘陵路段,爬坡也會進步"。

前幾天遇到楊曜嘉,他開始想要買公路車了,問我要買CT盤還是標準盤 ?
標準盤。
那爬坡會不會爬不上去?
那就不要去爬坡。先騎個半年平路,慢慢的增加強度,騎個半年一年就可以去爬坡了。

強度,是騎車時要注意的重點,輕鬆騎時要輕鬆,高強度騎乘時要夠強。
Corey每星期騎兩次訓練台,一次40分鐘,強度很低,心跳只有130~140。星期六的行程安排高強度或是遠距離的長途騎乘。雖然騎車時間不多,但作為一個休閒騎士,這樣可以維持一個最低水準的體能。

上週去八張牛肉麵算是一個強度較低的遠距行程,可以鍛鍊有氧耐力。
今天跟著阿琦、Oracle,對Corey來說強度很高,只是跟上就覺得辛苦,股四頭肌及臀大肌好痛.....
這樣的高強度騎乘Corey自己一個人做不到.....5分鐘就會放棄,但跟著列車可以撐比較久。

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

Fantastic Carol and Oracle train


早上八點,海放車隊的阿彬帶了一票人來遨風單車館集合,大部分都騎到大肚,阿琦到南投,Oracle則是全程參與。

原本主要目的是跟著大任及Michael一段路.....但是已經變質成去吃八張牛肉麵。
麵一上桌就開始吃,直到吃完出來都沒有想過要拍照。



Oracle train
回程時,一開始集團還輪了幾次車,但很快的發現輪車是多餘的,直接請Oracle領頭破風就足夠了,於是就形成了 " Oracle Train "。

Fantastic Carol

Carol,人稱"海放一姐",但是她並不喜歡這個稱號,直說一姐是Carry (Corey並不認識....不知道由來)
這次是Corey第一次跟Carol騎車,她跟著我們騎了140多公里,沿路跟上並且沒有抱怨。牛肉麵一碗、加上小菜,超大的紅豆牛奶冰也可以吃完.....印象很深刻。
Corey在中興新村吃完超大碗的花生布丁冰後,以35km/h以上的速度跟著 Oracle Train.....跟著跟著差點就把布丁吐出來,幸好這時候Carol及時掉隊,託她的福集團才可以慢下來,再把已經到喉嚨的布丁嚥下去.....感謝。

今天吃完冰騎車很不舒服,太撐了,滿肚子都是水,騎車震來震去,一路都很想吐。上次去三義吃麵也是這種狀況,餛飩湯下肚後在128縣道上就猛掉隊。
不要吃太多....列為騎車的注意事項。

路程的照片及描述請到Picasa



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

誠徵食友 : 11/7 星期六去集集鎮吃八張牛肉麵


8:00 在遨風單車館出發。

如果吃完牛肉麵還要繼續往前騎,也有人要騎到日月潭再折返。Corey則是吃完就要回家了。

注意 : 路線有修改,全部走省道....算不遠,只要騎67公里就可以吃到好吃的牛肉麵。


Bike route
347449 - powered by Bikemap


這星期六德國人麥可要跟大任去日月潭二日遊。Corey打算跟著到集集鎮吃完牛肉麵就回清水。
預計11點吃,大約早上8點鐘出發。

八張牛肉麵

這次就不會像上星期去三義吃麵的意外狀況了,八張牛肉麵Corey去吃過兩次,算是好吃的店。
絕對不會是網路上人人說好吃,但卻讓人大失所望的結果。

如果要去,請留言或email。謝謝。

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

三義賴新魁麵館,銅鑼開心農場


我一定是瘋了才會找阿琦和Oracle去騎車。

今天創下我平路最高時速 56.3 KM/H (跟Oracle後面騎出來的,我自己只能騎到50km/h)。87公里的距離,平均時速29km/h (也是跟著阿琦和Oracle才會有這種速度,平常只有25)

完全沒有輪車的想法,要跟上就很拚了。回程還一直掉隊,感謝兩位慢下來等我,下次請不嫌棄再一起騎,我會盡力跟上的。



到三義吃粿條,賴新魁麵館。
好大一間,還有美麗冷酷的帶位小姐.....肉骨湯還沒煮好,點了乾粄條及餛飩湯。


淑娟上週有跟朋友去吃過,她個人認為清水鎮的麵攤要好吃多了,賴新魁吃過後不會再來第二次。雖然她有這樣的評價,但是我還是要親自去試試看,難道網路上吃過都說讚的人都是沒味蕾的嗎 ?

乾粄條有肉片跟滷蛋,看起來很油、吃起來很油、感覺很油、很油....都是油的味道。
餛飩湯很大一碗,滿滿的餛飩,吃得很撐,阿琦還吃不完。餛飩湯的味道跟乾粄條一樣,都是油的味道。如果很喜歡吃油,那應該會吃得很滿足。



Oracle的爸爸在銅鑼128縣道旁有一座開心農場,種了一片白茭筍。


這白茭筍要有好水質才會甜。灌溉溝渠的水是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,底沙下都是蛤。


回到清水後Oracle還給我一包白茭筍,真是感謝。

更多的照片到相簿觀看。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OH8048/20091031#

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

縮小腹、立骨盆、弓背拱的騎姿是正確的嗎 ?


KHS出版的單車學校教你的52堂課、日本的翻譯雜誌雙月刊單車俱樂部,這兩個都教騎自行車時要"縮小腹、力骨盆、弓背拱" ,在書中、雜誌中不斷強調這是正確的姿勢,圖解時駝背就畫圈,背部打平的姿勢就畫X。是真的這樣嗎 ? (註1)

看下面這張圖,要繼續往下看就必須先把圖看懂。

標示為A的這塊臀部的肌肉是臀大肌,踩踏時從12點鐘方向時開始使用到3點鐘方向。
由上表可以看出正確的肌肉使用,臀大肌占了四分之一,比股四頭肌(B)要來得多。

我想,拿這張給KHS或是單車俱樂部看,他們也會看得點頭如搗蒜。

那"縮小腹、立骨盆、弓背拱、駱駝峰" 這樣的姿勢會用到臀大肌嗎 ? (註2)
"如何騎到一百歲"這本書中Serotta調整法有完全不同的看法。

坐著,背部挺直,雙腳打開30公分,髖關節往前45度,你就可以自然的站起來。
此時讓你自然地站起來的就是臀大肌。而臀大肌要再髖部彎曲45度或以下時才算有用到。

如果你維持縮小腹、立骨盆、弓背拱的姿勢有辦法從椅子上"坐"起來嗎 ? (註3)

  1. 背部保持自然的中立(放平),不要彎曲脊椎,騎士的側面看起來不應該像是"C"字形。駝背會導致背痛,並導致變形。
  2. 往後坐,讓背部自然舒適的延伸,髖部往前45度,利用臀大肌騎車。
  3. 不要太趴,太趴就過度延伸背部。

以上是Corey從書上看來的,Serotta調整法跟DR蕭說的"轉髖"看來是一樣的。
明天要跟Oracle去騎車,再來試驗看看。

(註1) : 不是,日本人最喜歡拿雞毛當令箭。
(註2) : 用不到臀大肌,都靠股四頭肌來騎。
(註2) : 沒有辦法,你試試看就知道。

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

雙十國慶-埔里 ,台14還是不少汽車,最累的人收獲最多。


德國人麥可約騎,路線就選一直想去的台14埔里。


單車路徑
332789 - powered by Bikemap

單程80公里......這是前一天規劃路線時才發現,原先以為只有60多KM。
配合麥可的時間,早上九點才出發....有點晚,現在五點半就天黑了,要在8.5小時來回160KM,去程要加快速度。

騎乘資訊如上圖,GPS在6小時後沒電。
GPS Logger有一段時間沒帶出門,SportTracks已經2個月沒有紀錄。
騎乘時間6小時,均速26.6 。花費時間8小時10分鐘,160KM,早上9點出發,在下午5:10回到清水。


心得
  • 第一次見面的阿文車友,定竿等紅綠燈,實在很酷。
  • 大甲車友勇腳帶著我們騎到中彰快速道路,只花了不到50分鐘。
  • 小翰帶我們參訪草屯消防分隊,裝水休息,感謝。
  • 政國提前30分出發,在草屯會合,這主意真是不錯,開創性的做法。
  • 不知道是不是前面跟著勇腳騎太快,還是在草屯沒吃東西個緣故,還沒到埔里腿好酸,用力就會痠痛,但是不會喘。
  • 台14還是不少汽車,汽車速度快,騎起來壓力滿大的。西濱有快慢車道分離,騎起來比較輕鬆。
  • 空肚子趕路往埔里,到埔里碰到一大堆觀光客要參加花火節,只吃了一根香腸就走人,想必大家心情一定很不好。
  • 回程到草屯,小翰帶我們去吃豆花,綠豆湯。吃完甜食心情好了不少。
  • 北風強勁,Oracle帶著我跟麥可騎回清水。
  • 給自己一個功課 : 騎車要積極,有力時在前拉速度,多頂一點風,一方面大家可以早一點回家,另一方面又可以練到車,也鍛鍊意志。
  • 最累的人收獲最多。

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

"太危險" 騎乘感想

這台"太危險"到目前騎了600公里,沒爬過高山,大多都是平路。中秋假期沒能出去騎車,寫寫心得感想,預料將會寫得很雜亂,各位看倌加減看。

有點趴
坐墊手把落差8.5公分,以Corey 174公分的身高來看,這樣的落差不是長途騎乘舒適設定,偏向競賽,以較低風阻的姿勢騎乘,可以獲得較高的速度。但是,卻不輕鬆,總是在回程時感到腰痠脖子疼,這點不知道會不會隨著里程數增加而獲得改善。

公路車入門車友選車,沒幾個有認真做功課,有的是聽朋友建議或是網路爬文,更多的是看外型。捷安特的TCR便宜的2萬多,貴的20多萬,大家都說好,剛性好、性能好.....新手入門好選擇,老手進階CP最高。但是,它適合你嗎 ? 符合你騎車的目的嗎 ?

"Corey你也太嚴格,新手哪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接下來需求會變成什麼 ? 先買一台再說,挑大家都說好的車,市場認同度高,要脫手時才好賣。"

這樣講好像很對,一開始騎哪知道適不適合,Corey自己也不是先亂買了最新的壹點零,邊騎邊調整,換零件調座艙也騎了一年八個月才換車。設定改了也需要時間適應,太危險是不是正確的選擇還不知道呢!

嗯 , 所以新手買車只要看喜歡就可以,不需要想太多,若無法決定就到廟裡擲筊。第二台車再來仔細考慮就行了!

鋁合金車架
太危險的鋁合金車架路感跟最新的壹點零一樣很硬。不同的是太危險踩起來感覺比較快速.....踩下去就覺得車子開始前進。由於沒有長時間騎過其他材質的車架,目前來說對這車架沒有抱怨,也無從比較。
如果有機會還有第三台單車,應該會先選擇鋼管車作為長途騎乘。較小的坐墊車手高低差,體驗鋼管的路感。
如果有第四台單車,能選的就是一級碳纖維車架了。
不知道單車路會走到何時,不過依目前的狀況是漸漸退燒了!

九速Sora
由於太危險是最新的壹點零剩餘零件組成,搭配的是九速套件。預算不多,選擇最便宜的sora變把。一開始用覺得很不習慣,退檔按鈕在握上把時感覺卡卡的、不順手,抽車時手要注意位置,免得誤觸退檔。至於握下把無法退檔這問題不大,看好路況先換檔,慢個幾秒沒關係,也不常在下把位變檔。
用了幾次後漸漸習慣了,其實還不錯用,手感習慣了之後再用Tiagra以上等級的退檔撥桿時還有些不適應。變速的效率跟變把沒有關係,邊騎邊調,也可以調得很快速精確。這次用YBN的鏈條似乎上鏈效率不佳,用壞了再改回shimano鏈條試試看。
Corey不在乎變速系統的品牌及等級,因為它對於車子性能沒有影響,調校的準確就可以。

52/39 標準盤
Tiagra的標準盤就是重,Corey也沒能耐把它踩到變形,便宜好用,算是相當滿意。

Corey認為公路車平路是基本功,首先要練的就是平路的均速,高迴轉先把心肺功能練起來。
平路騎好後再來練丘陵地形,起碼練半年到一年,將肌肉、肌腱鍛鍊得強勁之後再來練肌力,肌力練好之後再來爬2000公尺以上高山,這樣才不會受傷,騎乘的基礎技巧才會穩固。
以前老是往山上跑,39踩不上就換30小盤硬上,幸好有三盤膝蓋才沒踩壞。Corey現在砍掉重練,目前的課目還是提升平路均速,這39小盤夠用,跑平路都搭配12-23飛輪。

如果車友騎車的目的是旅遊,邊玩邊練車,那Corey建議選三盤,換12-23飛輪有綿密的齒比,換12-27飛輪可以上高山,好玩輕鬆又不會受傷。

RS-10輪組
這輪組在網路上的平價很差,都是隨車的配備,大家都說爛,二手賣的人也很多。在網路上買了一組二手拆車輪組,含內外胎花了三千元,相當划算。雖說是Shimano倒數第二級,但卻是Corey使用過的輪組中等級最高的。跑起來比Shimano最爛的R500要好,感覺滑行距離變長,速度也比較容易維持,但是抽車時覺得有點變形,踩下去軟掉的感覺。汰換下來的R500躺在箱子裡,下次重見天日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。

大家都說車架、輪組是公路車最重要的零件, 高手不屑一顧的RS10就讓Corey感動,哪天騎到LightWeight應該會跪下痛哭。

輪組可粗分為 : 平路、登山、綜合型。如果只能有一組,當然選綜合型。但是Corey想要買慣性輪組來騎平路,如果以後有需要再買登山輪組。


車手寬度
目前的設定是 C-C 40cm,先前是42cm。
差兩公分差很多嗎 ?
不只是雙臂打開的幅度不同,車手寬度會影響握煞把時的手腕姿勢,也會影響風阻。
Corey也是 42與40兩種試了很久,最後才確認40才是正確的尺寸。

車手較寬,從正面看雙臂張得比肩膀寬,這是登山選手為了呼吸順暢所做的設定。不過常在路上或車店裡看到車手較寬的現象,無法確認是為了要登山所做,還是設定錯誤。

結論
騎 "太危險" 滿意嗎 ?
還算滿意,也覺得還好,若能換上好一點的輪組、輪胎就會滿意了。


本來中秋過後想約阿琦走台14去騎埔里,不過昨天他已經先去了,均速27.2。
阿琦blog只有碼表照片,簡潔明潦,不像Corey沒出去騎車還扯了一大堆。








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

南寮漁港騎乘心得

這次去南寮漁港,Corey給自己幾項功課,輪車、團進團出....請參見原文
團進團出有做到,但後半段輪車還是破功。騎乘距離很長,大家都累了。
幾項心得,做為下次騎車的功課。

邀請勇腳一起騎車
為了要跟上,會比自己騎的強度要高,這樣練習的成果也較大。
不勉強,不期望下次就能跟上,但一次比一次跟得久。

這次跟著勇腳一起騎觀察到幾件事:
踏頻很高,超過90次/秒。
輪車時很積極,領騎者不是靠右慢下來,是第二人主動上前接替位置。
領騎時間較短,三人約10秒左右。

愛迪生說 : 天才是一分的天份,加上九十九分的後天努力。
沒有1分的天份,99分的後天努力也無法成為天才。
努力與達成目標的比例也沒有關係,不是你努力99分就會達到99%。1分天分可能就有80%了。
騎車天分佔了很大的比例,跟不上不需要有挫折感。



不要騎那麼遠了
173KM是Corey單日最遠里程數。距離太長需要在中午騎車,烈日是Corey的罩門,氣溫高就軟掉了。
下次規劃100KM以內,4小時以內往返。
距離短,強度可以拉高。



縮短騎乘時間,增加休息次數
強度拉高,保持在35接近40km/h,把均速提高。這樣一來可以一小時休息5~10分鐘。
讓騎車的時候都是努力的騎,讓回程也能保持強度,不要越騎越慢。



跟上,心態>技巧>體力
高迴轉用心肺來騎會比靠肌力大力踩要來得 "快" 、"久"
只要能黏在後面就可以更輕鬆,放棄只會騎得更累。
如果靠肌力騎,40km/h 時速維持不了太久就掉隊了。



散熱
不要戴頭巾,用水壺往安全帽散熱孔澆水。
頭部耗能多,散熱不易,澆水散熱有助體能維持。



鋼管車好像不錯
大任這次騎銅焊雷諾525鋼管車,看來效率提高了,平路車重不是太大的問題。
Corey試騎時,也發現鋼管Q、有彈性的特性,似乎值得一敗。



中秋節過後再來約騎。這次要約到阿琦跟Oracle來幫忙破風,讓Corey這肉腳騎得快一點、強度高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