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台"太危險"到目前騎了600公里,沒爬過高山,大多都是平路。中秋假期沒能出去騎車,寫寫心得感想,預料將會寫得很雜亂,各位看倌加減看。
有點趴
坐墊手把落差8.5公分,以Corey 174公分的身高來看,這樣的落差不是長途騎乘舒適設定,偏向競賽,以較低風阻的姿勢騎乘,可以獲得較高的速度。但是,卻不輕鬆,總是在回程時感到腰痠脖子疼,這點不知道會不會隨著里程數增加而獲得改善。
公路車入門車友選車,沒幾個有認真做功課,有的是聽朋友建議或是網路爬文,更多的是看外型。捷安特的TCR便宜的2萬多,貴的20多萬,大家都說好,剛性好、性能好.....新手入門好選擇,老手進階CP最高。但是,它適合你嗎 ? 符合你騎車的目的嗎 ?
"Corey你也太嚴格,新手哪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接下來需求會變成什麼 ? 先買一台再說,挑大家都說好的車,市場認同度高,要脫手時才好賣。"
這樣講好像很對,一開始騎哪知道適不適合,Corey自己也不是先亂買了最新的壹點零,邊騎邊調整,換零件調座艙也騎了一年八個月才換車。設定改了也需要時間適應,太危險是不是正確的選擇還不知道呢!
嗯 , 所以新手買車只要看喜歡就可以,不需要想太多,若無法決定就到廟裡擲筊。第二台車再來仔細考慮就行了!
鋁合金車架
太危險的鋁合金車架路感跟最新的壹點零一樣很硬。不同的是太危險踩起來感覺比較快速.....踩下去就覺得車子開始前進。由於沒有長時間騎過其他材質的車架,目前來說對這車架沒有抱怨,也無從比較。
如果有機會還有第三台單車,應該會先選擇鋼管車作為長途騎乘。較小的坐墊車手高低差,體驗鋼管的路感。
如果有第四台單車,能選的就是一級碳纖維車架了。
不知道單車路會走到何時,不過依目前的狀況是漸漸退燒了!
九速Sora
由於太危險是最新的壹點零剩餘零件組成,搭配的是九速套件。預算不多,選擇最便宜的sora變把。一開始用覺得很不習慣,退檔按鈕在握上把時感覺卡卡的、不順手,抽車時手要注意位置,免得誤觸退檔。至於握下把無法退檔這問題不大,看好路況先換檔,慢個幾秒沒關係,也不常在下把位變檔。
用了幾次後漸漸習慣了,其實還不錯用,手感習慣了之後再用Tiagra以上等級的退檔撥桿時還有些不適應。變速的效率跟變把沒有關係,邊騎邊調,也可以調得很快速精確。這次用YBN的鏈條似乎上鏈效率不佳,用壞了再改回shimano鏈條試試看。
Corey不在乎變速系統的品牌及等級,因為它對於車子性能沒有影響,調校的準確就可以。
52/39 標準盤
Tiagra的標準盤就是重,Corey也沒能耐把它踩到變形,便宜好用,算是相當滿意。
Corey認為公路車平路是基本功,首先要練的就是平路的均速,高迴轉先把心肺功能練起來。
平路騎好後再來練丘陵地形,起碼練半年到一年,將肌肉、肌腱鍛鍊得強勁之後再來練肌力,肌力練好之後再來爬2000公尺以上高山,這樣才不會受傷,騎乘的基礎技巧才會穩固。
以前老是往山上跑,39踩不上就換30小盤硬上,幸好有三盤膝蓋才沒踩壞。Corey現在砍掉重練,目前的課目還是提升平路均速,這39小盤夠用,跑平路都搭配12-23飛輪。
如果車友騎車的目的是旅遊,邊玩邊練車,那Corey建議選三盤,換12-23飛輪有綿密的齒比,換12-27飛輪可以上高山,好玩輕鬆又不會受傷。
RS-10輪組
這輪組在網路上的平價很差,都是隨車的配備,大家都說爛,二手賣的人也很多。在網路上買了一組二手拆車輪組,含內外胎花了三千元,相當划算。雖說是Shimano倒數第二級,但卻是Corey使用過的輪組中等級最高的。跑起來比Shimano最爛的R500要好,感覺滑行距離變長,速度也比較容易維持,但是抽車時覺得有點變形,踩下去軟掉的感覺。汰換下來的R500躺在箱子裡,下次重見天日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。
大家都說車架、輪組是公路車最重要的零件, 高手不屑一顧的RS10就讓Corey感動,哪天騎到LightWeight應該會跪下痛哭。
輪組可粗分為 : 平路、登山、綜合型。如果只能有一組,當然選綜合型。但是Corey想要買慣性輪組來騎平路,如果以後有需要再買登山輪組。
車手寬度
目前的設定是 C-C 40cm,先前是42cm。
差兩公分差很多嗎 ?
不只是雙臂打開的幅度不同,車手寬度會影響握煞把時的手腕姿勢,也會影響風阻。
Corey也是 42與40兩種試了很久,最後才確認40才是正確的尺寸。
車手較寬,從正面看雙臂張得比肩膀寬,這是登山選手為了呼吸順暢所做的設定。不過常在路上或車店裡看到車手較寬的現象,無法確認是為了要登山所做,還是設定錯誤。
結論
騎 "太危險" 滿意嗎 ?
還算滿意,也覺得還好,若能換上好一點的輪組、輪胎就會滿意了。
本來中秋過後想約阿琦走台14去騎埔里,不過昨天他已經先去了,均速27.2。
阿琦blog只有碼表照片,簡潔明潦,不像Corey沒出去騎車還扯了一大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