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HS出版的單車學校教你的52堂課、日本的翻譯雜誌雙月刊單車俱樂部,這兩個都教騎自行車時要"縮小腹、力骨盆、弓背拱" ,在書中、雜誌中不斷強調這是正確的姿勢,圖解時駝背就畫圈,背部打平的姿勢就畫X。是真的這樣嗎 ? (註1)
看下面這張圖,要繼續往下看就必須先把圖看懂。

標示為A的這塊臀部的肌肉是臀大肌,踩踏時從12點鐘方向時開始使用到3點鐘方向。
由上表可以看出正確的肌肉使用,臀大肌占了四分之一,比股四頭肌(B)要來得多。
我想,拿這張給KHS或是單車俱樂部看,他們也會看得點頭如搗蒜。
那"縮小腹、立骨盆、弓背拱、駱駝峰" 這樣的姿勢會用到臀大肌嗎 ? (註2)
"如何騎到一百歲"這本書中Serotta調整法有完全不同的看法。
坐著,背部挺直,雙腳打開30公分,髖關節往前45度,你就可以自然的站起來。
此時讓你自然地站起來的就是臀大肌。而臀大肌要再髖部彎曲45度或以下時才算有用到。
如果你維持縮小腹、立骨盆、弓背拱的姿勢有辦法從椅子上"坐"起來嗎 ? (註3)
- 背部保持自然的中立(放平),不要彎曲脊椎,騎士的側面看起來不應該像是"C"字形。駝背會導致背痛,並導致變形。
- 往後坐,讓背部自然舒適的延伸,髖部往前45度,利用臀大肌騎車。
- 不要太趴,太趴就過度延伸背部。
以上是Corey從書上看來的,Serotta調整法跟DR蕭說的"轉髖"看來是一樣的。
明天要跟Oracle去騎車,再來試驗看看。
(註1) : 不是,日本人最喜歡拿雞毛當令箭。
(註2) : 用不到臀大肌,都靠股四頭肌來騎。
(註2) : 沒有辦法,你試試看就知道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