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

卜赫馬 PERFORMER CLASSIC LUG 105 鋼管公路車

想了很久。
在鋼管及碳纖維材質兩者間掙扎了很久。
看上的碳纖維車訂價都在10萬以上,最後還是預算主導了一切,買了這台卜赫馬 PERFORMER CLASSIC LUG 105 鋼管公路車。

為什麼買這台 ? 超長的頭管是主要原因。
請看車架幾何,54尺寸,頭管長15.2cm 。


Corey腳長手長,相對來說身體較短。這樣的身材比例,現有的這台太危險鋁合金公路車設定後,坐墊-車手落差高達9.5公分,對Corey來說實在辛苦,由於前叉長度已經沒得調高,只好將坐墊下降1公分,讓落差下降至8.5公分。短程還可以,反而因為姿勢風阻低,在平路騎起來還比較快,但是距離超過100KM就辛苦了,到最後頭都抬不太起來,只能握著平把的位置,煞變把的位置覺得好遠......

捷安特Defy道是符合需求,但碳纖維價格好貴,變速系統又是30速...Q factor(踏板兩端的左右寬度)對我來說太寬,踩起來膝蓋會外翻。
也有考慮過TCR,但是頭管很短,競賽設計,座管要拉得很高......比較適合身體長的人騎。

如果要選碳纖維就要挑國外的品牌了,Corey有一本2009年公路車採購指南,裡面倒是有很多國外品牌的好車,適合的也不少,但是就對價格不適合。

講了半天,Corey你就是因為貪便宜嘛!
..........雖然這話聽起來尖銳,但也不得不承認。

9.9公斤重,用料實在,沒有偷斤減料。

Corey跟 遨風單車館 阿樺 老闆訂的車,由阿樺協助下,原廠組裝時零件可以挑選適合的尺寸。
大盤 : 標準盤 ,腿長172.5mm ,鋼管車不用轉太快,長一點比較好爬坡。
飛輪 : 12-27 ,27大飛輪才可以讓我拖著9.9公斤的車子爬坡。


鵝頸龍頭,長度9公分。目前已經拉到最高了。


坐墊好軟,不太適應。


卜赫馬的組裝品質需要改進。我列出我有修改及調整的項目,但不是這些項目全部都是卜赫馬組裝的問題,有些是我個人的喜好。
  1. 修改變速管線、煞車線,讓走線盡可能短,卻不影響龍頭的轉動,進出端也不會彎折。
  2. 右煞把比較高,調整煞變把位置,讓左右煞把位置水平。
  3. 變速不準,反應慢。我覺得鍊條太長了,大盤53-飛輪12時,後變兩個導輪應該與地面垂直。我打掉兩目,由於打鍊器太爛,打壞了阿樺給我的插銷,只好換上快扣。
  4. 調整前變速,讓半檔確實有作用。
  5. 調整後變速,鏈條截短後變速反應較快,但是16跳17、17跳19時不順,調很久調不好,總是慢半拍。
  6. 掛39盤時,飛輪12,13這兩個檔位,鏈條都會磨到大盤。我覺得這跟上一點有關,都是同一個原因所造成。什麼原因 ? 我自己無法確定,不能亂講。
  7. 換上舊的koolStop煞車塊。調整C夾的微調鈕,讓它有最大的調整空間。
  8. 裝上最便宜的碼表,感應磁鐵裝在最靠近花鼓的位置。

大任說跟他去年買的同款車架有些小差異,有些Lug不一樣。






配備完全沒改,依原廠出貨規格。



這三天清明假期,有空去騎車時就下雨,沒空去騎車時就好天氣。
在家把車調整好,上訓練台踩踩看,嗯,姿勢果然很輕鬆。

這台鋼管車的幾何跟先前賣掉的Fuji Newest很雷同,一樣是54.5的上管及超長的頭管,這麼輕鬆的設定,2年多前剛騎公路車時也是痛苦的適應了好一陣子。
這驗證了人家說的 : Fitting 會隨著肌力及踩踏方式變化,不是量身才就可以得到的。

Corey又有兩台車了,一個人只有一張屁股兩條腿,是不是又想要賣掉太危險換現金了!
暫時沒有想賣,太危險低風阻的設定在平路還是有優勢,跟阿琦、Oracle這些火車頭出去時就出動跟著飆一段路!

至於碳纖維車,就看緣分了!

2 意見:

chi 提到...

恭喜入手好車一部,不過這車龍頭還真高

Unknown 提到...

頭管的確超長...一般競賽式54.5上管的車架,頭管約13公分。"太危險"上管53.5,頭管只有11.5cm。
謝謝你的祝賀,不過"好車"就實在是擔待不住!